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人口发展态势的讨论及争议趋于热烈,呼吁继续放开生育限制的舆论不断出现。 这些现象对于推动中国生育政策的改革完善有其积极意义,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或论断也由此伴随着媒体和网络的传播而持续发酵。例如,所谓的中国人口“断崖式下跌”、“人口雪崩论”、“家庭崩溃论”等。这些言论不仅酝酿出了不必要的紧张气氛,更影响和干扰了公众乃至媒体和政府的认知与判断。 事实上,人口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门类,尽管人口学家出于假设和方法的不同,在人口预测的具体数值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其总体趋势及规律一般不存在较大争议。不仅如此,人口系统有较大的时空敏感性,影响因素众多,时间尺度过长的人口预测一般多用于研究参考,而不具备常规的应用实践价值。 从人口学视角出发,未来20年-30年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已大致明晰,其中确有若干特征应予特别关注。 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态势 首先,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的走向,尽管未来人口趋于下降,但不存在“断崖式”或“雪崩式”的下跌。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内因以出生率和死亡率为主,外因则主要指国际迁移。 在(超)低生育水平已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尽管预期寿命会稳步提高,但中国人口粗死亡率随着老龄化加深的进程会缓慢上升。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迁移水平一直相对较低,2000年-2010年间的净迁移率约为-0.3‰至-0.4‰,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所以中短期内,中国难以通过增加人口净迁入来抵消出生率下降的影响。 出生率以及出生人口数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中国未来人口走势的决定性要素。 目前,随着“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育龄人群所累积的二孩生育意愿正在逐渐兑现,尽管对于提高出生率效果的表现有限,尤其由于育龄人群开始缩减,出生人口数在2016年达到高峰以后,在2017年又有所下降,但年度出生人口数毕竟已趋于回升。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30年的生育旺盛期(20年-29岁)群体今天已经都出生了,且生育水平在中短期内大幅锐减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尽管未来中国人口态势在整体上趋于下降,但不会出现所谓的“断崖式下跌”和“人口雪崩”。 其次,中国育龄人群的持续缩减已成定局,当前对生育水平的误判已严重干扰对未来人口态势的研判。 中国目前的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已经呈现“双低”态势。现在尚无法做出中国是否已落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判断,但至少可以认为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的风险期。 目前各界对具体的人口生育水平仍存有分歧和争议,部分学者倾向于按照人口普查和各种调查数据,直接推算总和生育率水平在1.2-1.4之间,而相关部门倾向于采信经过调整的较高生育率数值。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认定,2015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5-1.6,并乐观地将生育率在2020年回升至1.8设定为目标。近两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了生育率的补偿性回升,但远未达到1.8的政策目标,且这一补偿效应也不会持续很久。 目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较大规模的人群正处于黄金育龄期的尾声阶段,90年代出生人口数的大幅下降将导致未来十年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快速缩减,降幅将达到近40%,育龄妇女总体规模的下降态势将会至少持续至2050年前后。全部育龄人群,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人群的减少,将直接导致未来每年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 若按照《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将203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5亿设定为人口发展目标,则需要2016年-2030年间每年出生人口数达到2000万以上,明显高于近20多年的现实,也远高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后的两年。 从目前来看,近期年度出生人口数的峰值是2016年的1786万人,2017年相较这一数字减少了63万人。到2030年,年度出生人口数如果降至1200万甚至更少,也是意料之中的情况,对此人口学界已有共识。如果没有新的政策调整,每年生育2000万的人口目标一定不可能实现。 此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的常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因计划生育而提前出现,随着人口转变的完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之一。2015年-2050年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从1.4亿激增至3.65亿左右,预计在2055年-2060年达到4亿以上的峰值,此后的老龄化速度明显放缓,进入所谓“高位平台期”。 从本质上说,老龄化没有好坏之分,所谓的“问题”或“挑战”不完全来自于老年人或者老龄化本身,更多源于变化了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行社会经济架构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传统建立在年轻人口占绝对主体基础之上的制度安排模式,尚不适应老年人口较多的社会情境,因而需要制度和政策安排的调整乃至重构来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如果生育率继续保持过低的状态 |